上一页|1|
/1页

主题:由“黑色唐山”到“绿色唐山” 张世林

发表于2010-09-15

由“黑色唐山”到“绿色唐山” 张世林

地震前的唐山,被成为我国北方的工业重镇。但是,迅速发展的煤炭、钢铁、水泥、陶瓷工业,在培育10万产业工军的同时,也把唐山变成“黑色染缸”。“刮风是香炉,下雨是墨盒子”老舍先生曾用上述两句话比喻旧北京的环境,如果搬来用在描绘唐山上,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1976年的大地震,是坏事——因为它夺走我20万同胞的生命,把一个好端端的工业城变成无边的瓦砾和废墟;但坏事也转化成好事:唐山从此脱胎换骨,绝处逢生。20年,“弹指一挥间”,新唐山拔地而起,成为河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成为共和国的骄傲。

时光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变“黑色思路”为“绿色思路”,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农村荒山荒滩,大搞植树造林;城市的空间道边,全部栽花种草,三五年间,唐山迅速披上了绿装。

与此同时,城乡关闭了一批污染较大的企业,治理一批效益较好的企业,引进一批批环保型企业。于是,烟雾缭绕越来越少,碧水蓝天越来越多。

唐山要前进,出路在哪里,成熟的各级领导和高素质的人民群众,思路越来越清晰:建设生态唐山,海洋唐山。

大南湖的开发,让唐山有了一叶偌大的“肺”;

环城水系的贯通,让唐山这个多年的“旱鸭子”一跃成为“北方水城”;曹妃甸大港挤进了国家“十一”计划的行列,成为河北省一号工程;

首钢迁到曹妃甸,唐山立即与其牵手并肩;

唐山港的煤码头刚刚建成,开滦大矿的原煤储运公司又打响了建设的炮声;

南部沿海经济的建设,优惠的政策,吸引了海内外实业家前来“寻宝”;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世人:十年以后的唐山,将是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城,风景为画的宜居靓城,人杰地灵的文化名城,走向海洋的滨海新城。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