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新唐山 作者:孙松

发表于2010-09-15

新,新唐山  作者:孙松

从一座近代中国最早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到大地震后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到北方工业重镇,再到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唐山,让我们见证了凤凰涅槃的不朽传奇。

“废墟里的记忆,让我们把泪水化作坚强。”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发展,唐山人民以重生的渴望,为城市带来开拓的信念;以坚强的双手,为国家捧献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震后的34年间,唐山人以他们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气魄,与天灾抗争,与时代比拼,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并举,从而铸就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唐山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大钊精神、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当代愚公精神、抗战精神和曹妃甸建设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精神已融入每一个人的血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唐山成功的动力、胜利的源泉、奋进的号角!它与其它精神一起为这个城市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着滋养和动力支持。

“感恩、博爱、开放、超越”,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呈现了唐山人的品德,胸襟、抱负与追求。

弘扬这一精神,唐山人永远感恩。唐山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34年前的大地震给唐山带来了难以抚平的创伤,太多人感受过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然而也体会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家庭的温暖。唐山人民没有忘记感恩图报,他们在用爱倾情回报着社会,他们在用善举温暖着人间。无论远近,从汶川到玉树,从南方雪灾到西南旱灾,唐山人民用他们的义举和爱心让世人见证了感恩的无穷力量。

弘扬这一精神,唐山人永远博爱。你可曾记得,那位普通的唐山农村教师,经历了五次重大手术,仍坚持重返讲台?你可曾记得,唐山的每一位“帮一点”?他们在别人最需要时鼎力相助,在署名时却只写下了“帮一点”。你可曾记得,汶川地震时唐山玉田的13位农民自发组织奔赴灾区,抗震抢险……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面前,他们舍弃了个人而选择了他人,他们以无私的大爱诠释着一个个站立的英雄。

弘扬这一精神,唐山人永远开放。唐山开近代风气之先,诞生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件卫生瓷,唐山享有“现代工业摇篮”的美誉。已连续成功举办的唐山国际陶瓷博览会、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和首届曹妃甸论坛、更是唐山开拓进取的大手笔,打开了面向全国走向的一个又一个窗口。

弘扬这一精神,唐山人永远超越。超越就是敢于争先,勇于创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超越过去。昔日让唐山人引以为荣的原煤产品、矿山机械、蒸汽和内燃机车,普通钢材等工业产品,已被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纯电动汽车、高品质汽车板和造船用钢取代。近年来,唐山工业创下多个国际、国内之最,印证了“唐山制造”向“唐山创造”的新跨越。

从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的修建,到环城水系的建设,从南湖生态城这座科学发展的丰碑,到曹妃甸这颗耀眼的明珠,从城乡等值化的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到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之都的创建……短短的34年时间,在几乎是一座废墟之上建起一个崭新的、迅速发展的新城市,这种奇迹的发生,和唐山的精神休戚相关。

新唐山精神紧跟时代脉搏,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在不断提升唐山软实力、竞争力、美誉度,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前无古人的宏图伟业中,不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今日之唐山,天时、地利、人和,在奋进的道路上,困难在所难免,挑战无处不在,然而新唐山精神必定指引我们大踏步的向前进。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