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空中的生命线”升起的地方 作者:李升堂

发表于2010-09-15

“空中的生命线”生气的地方  作者:李升堂

地震前,我家住在1950年修造的空军唐山飞机场家属院内。全家4扣人住在不足10平米来的小屋子里。

房屋坐西朝东,俗称西厢房。其建筑为砖混结构,屋顶是三角木架梁,上石铺一层铁皮瓦。这种房子冬天不保暖,夏天却贼热。因为房间太小,冬天不能生火炉。那可真叫冬冷夏热呀!

房屋没有走廊,出了屋门就是院子,就是这样的一间小房子,也没有自己的产权。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正是有由拥有了这木架梁和很轻的铁皮房顶,房子才没有扒架。我也幸免一劫。

我从危房中逃生,丢下妻儿,飞奔到机场上。只见到处都是伤员:一位伤员趴在地上,左手吃力的撑着地面,仰着头,右手伸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呼喊:“解放军,快救救我吧!”

面对机场上楼塌塔毁人、电断设备埋。全城灾民心寒战。满场伤员热泪流的严峻形势,我忧心如焚。决心大胆越权主动用一架外来的军用运输机,派人去北京,向党国务院报告唐山大地震的实情,求得全国人民的支援。

从此打开了一条空中迈迈,及时运送危重伤员20000多人,运抵了大批的急需物资,被人称为“一条空中生命线”。

     光阴荏苒,一位逝去了三十多载,如今在往飞机场时,往日的惊心动魄的抢运伤员,飞机频繁起降的壮丽场面,已经成为永恒的记忆。原来摆满伤员的停机坪,2400米长的跑道上,上面已经建起了高楼大厦,成为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的凤凰新城了。

山河依昔在,换了人间。我依然住在这块土地上。不仅有了自己的产权房,而住房面积人均超过了40多平米。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出门有汽车,就连家中使用的电脑也上“高速公路”了。

唐山这个曾经被大地震夷为平地的城市,已经成为人民的幸福之都,是环渤海经济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唐山的未来发展,2006年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唐山指导,在视察曹妃甸之后也接见了我。他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你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

我说:“是军委给我了我们荣誉的集体一等功”他说:“感谢你们为唐山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人民空军在唐山大地震中,在第一时间,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是全体指战员英勇奋斗,共同合作的结果。我只不过是尽了我当时一个军人的职责。

2008年,经过两年伏案,我把空军抗震救灾中生死空援的传奇过时写成了一本20多万字的书《空中生命线》。

在国内首次全方位揭秘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悲壮历史,堪往当年抗震救灾全景再现,极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更具有意义,是有关地震文化、抗震精神。民族之魄城市品牌的巨章史诗。

比唐山大地震为题材的作品更震撼,更真实,更深刻,更悲壮,深得读者欢迎。

30年,弹指一挥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幸福之余人们并没有忘记空军在飞机场这个神奇而熟悉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在那特殊的危难时刻,有很多人身逢绝境,有绝处逢生,走上了再生的大道。

人民不会忘记这《空中生名线》升起的地方。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