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1 |
/1页
go

主题:【关爱重阳】中华传统需牢记 登高赏菊插茱萸 最重要的是回家~

发表于2015-10-16
标签:儿童 北京 蜡烛 讲究 子女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好了正经的话说到这里,我想大家本身关注的也不是重阳,就跟端午节大家关注的不是屈原,也不是屈原跳了那条河,而是到底是吃甜粽还是吃咸粽,在重阳吃货的世界里只有两个字——“享受”!



重阳节里有什么值得我们期待的呢?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阳节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回家,看看爸爸,见见妈妈,陪他们吃饭赏菊喝菊花酒,长大的你需要给身边的老人点时间~







跟多美味在这里

 【关爱重阳】重阳节的由来以及社会意义!重阳节也是有吃有喝的!http://jinyushangfuwk.fang.com/bbs/1316738779~-1/184800073_184800073.htm 


 【关爱重阳】老人该不该扶不应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父母,关爱老人!
http://tianshangxihujs.fang.com/bbs/1316765365~-1/183489642_183489642.htm 




发表于2015-10-16
开心酥糖,您好!您所发的帖子“【关爱重阳】中华传统需牢记 登高赏菊插茱萸 最重要的是回家~”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5-10-16
开心酥糖,您好!您所发的帖子“【关爱重阳】中华传统需牢记 登高赏菊插茱萸 最重要的是回家~”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5-10-19

啥时候放个假就好了

发表于2015-10-20

尊敬老人是中国的古老传统,我们要继承并发展。

上一页 | 1 |
/1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