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短线投资神话破灭后 哪些投资品种值得出手

发表于2006-10-16
楼市短线投资神话破灭后,资金压力不算太大的投资客开始转战长线市场,部分抛售及时、顺利套现的投资客转向商业地产。上海房地产市场自宏观调控以来,一直经受着各方考验。究竟市场中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品种,一
直颇为引人关注。
外资还在收购办公楼
与浦东香格里拉酒店、花旗银行大厦并肩而立的合生国际大厦正在建设中,这座180米高的建筑是2006年国际投资机构在中国最高金额的整体收购案标的物。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执行总裁何伟度(RandallHall)表示。
9月5日,外资地产代理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上海分公司宣布,受买方代理,上海合生国际大厦项目全部股份以“交钥匙工程”式被成功收购,收购金额3亿美元。而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的“12点要求”在六部委7月下旬发布的限外政策基础上,对外资购房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
第一太平戴维斯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合生国际大厦的成交属于美元交易,买卖双方均为香港公司,一切手续办理事宜在香港进行。虽然标的物在境内,但这笔外资购楼交易与国家现行政策并不冲突。
第一太平戴维斯表示,合生国际大厦的买方为在香港注册的PacificDelta投资公司,卖方为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合生创展(0754.HK)。双方已于一个月前达成协议,买方以3亿美元收购合生创展旗下Interwell公司全部股份,进而全资掌控合生国际大厦。
2000年至今,上海商业地产市场进入调整与繁荣期。上海经济的持续向好,引发了对上海办公楼的需求又一次快速增长,上海办公楼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限外政策与合生国际大厦的成功收购并行而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政府对外资购楼政策日益紧缩的背景下,看好人民币升值及地产业增长的各类海外资本正通过包括境外股权并购在内的一切可能渠道完成投资中国的目的。
政策性稀缺住宅产品吸引个人投资者
大华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子江表示,一些政策性的稀缺产品有可能成为未来上海房地产市场上一些值得投资的物业产品。所谓政策性稀缺产品,是相对于目前上海“国六条”细则后,关于房型面积的指标控制。
一部分区域处于临界面积指标的产品,例如95平方米-105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本来从舒适度和空间组合上看是很有特点的产品,也许随着政策的规定,将来一个时期就会大量减少。这种并非是本身产品和开发的原因导致的稀缺,就是一种政策性的稀缺。类似于这样的产品,应该可以作为投资考虑的对象。
同时,汉宇地产的二手房监控系统中近期也出现了多个成交热点楼盘,汉宇地产总经理施宏睿表示,价格实惠的楼盘在近阶段是买卖成交的主要标准。在目前情况下,无论是自住客还是投资客,对于价钱的关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其次,一些稀缺产品已经成为关注的对象。自从今年5月份“国十五条”提出90平方米以下在区域楼盘中的比例要求,小户型的概念和实际操作逐渐被人们接受。然而从土地拍卖到建成销售,小户型铺天盖地的来临应该还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目前以小户型为卖点的二手房仍然受到广泛看好。
外地房产也值得考虑
金先生购买了三亚的一套高层海景房,半年过去了,他的房子已从原来的5000元/平方米涨到7000元/平方米,面对这份意外的财富,他表示,选择海南的房子,看中的是它们优美的景色和良好的环境,没想到居然还有如此巨大的升值潜力。由于目前上海普通住宅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因此他将转向投资外地房产。
上海椰岛人居海南房产展示交易中心的陈刚表示,近期接待了不少有意投资外地房产的客户,他们看重外地的投资环境、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根据最新统计,海口的房价今年一季度的平均价格在每平方米2700元左右,而到6月份海口的房价已上涨到每平方米2900元。
类似于海南等地由旅游地产依托着强劲增长的旅游经济,目前也展示着房产行业新兴的发展方向。一些投资者认为,由于众多二三线城市地产项目开发还很有限,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被释放出来,因此提前抢占会有更大的回报空间。加上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未来需求会越来越大,越往后房价的支撑力越大。这也成为部分人投资外地房产的初衷。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进行外地房产投资时,应该明确自己置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置业需求选择合适的物业。另外,在对当地市场以及开发商资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异地置业最好选择现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置业的风险。
发表于2006-10-18
上一页|1|
/1页